安徽元清水务有限公司

全国热线电话

18621812787
首页 > 水土保持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科学大道55号综合楼3楼-安徽广电企服中心A1260号

18621812787

水土保持措施与意义解析

2025-03-28

水土保持措施与意义解析


        水土保持(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)是指通过综合措施防止土壤侵蚀、减少水土流失、改善生态环境,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和管理体系。

其核心目标是保护土壤生产力、维护水资源安全,并减少因水土流失引发的自然灾害(如泥石流、沙尘暴等)。


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

自然因素:


降水(暴雨冲刷)、风力(风蚀)、地形(坡度陡峭)、土壤质地(松散易蚀)等。


人为活动:


过度垦荒、滥伐森林、不合理的耕作方式(如顺坡种植)、工程建设(如采矿、修路)等。


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

1. 工程措施

梯田:在坡地上修建阶梯状田块,减缓水流速度。


拦沙坝/谷坊:在沟道中修建坝体,拦截泥沙。


排水系统:如沉沙池、截水沟,引导径流有序排放。


2. 生物措施

植树造林:恢复植被覆盖,根系固土(如种植灌木、乔木)。


草带种植:在农田边缘或坡地种植草皮,减少冲刷。


轮作/间作:通过作物搭配改善土壤结构(如豆科植物固氮)。


3. 耕作措施

等高耕作:沿等高线种植,减少径流冲刷。


免耕/少耕:减少土壤翻动,保持表层覆盖(如秸秆还田)。


覆盖栽培:用地膜或植物残茬覆盖土壤,减少风蚀水蚀。


4. 管理措施

法律法规:如中国的《水土保持法》,要求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。


监测预警:利用遥感、GIS技术监测水土流失动态。


公众教育: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。


水土保持的意义

生态效益:减少土地退化,保护生物多样性。


经济效益:维持农田肥力,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
社会效益:降低洪涝、干旱等灾害风险,改善人居环境。


全球典型案例

中国黄土高原:通过梯田、淤地坝、退耕还林等措施,减少了黄河泥沙含量。


美国“黑风暴”治理:20世纪30年代推行保护性耕作和防护林带,遏制了土壤风蚀。


挑战与未来方向

气候变化:极端天气加剧水土流失风险。


城市化压力:建设用地扩张需平衡开发与保护。


技术创新:如无人机播种、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。


通过综合治理,水土保持不仅能修复受损生态系统,还能为碳中和目标(如增加碳汇)提供支持,

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

在线客服

关闭

客户服务热线

18621812787

在线客服
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2536号